【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】學習第二外語除了耳熟能詳的日、法、德、西,學者預估,大量湧入的越南新移民將掀起一波「越語風」。未來企業需要具備越語專長的人才,人數逐年增長的新移民子女,也將考驗政府機構在服務人民時的第二外語能力。
▲東南亞國家經濟地位崛起,新移民子女人數逐年增加,學者預估,大量湧入的越南新移民將掀起一波「越語風」。圖為濱江國小學童認識越南傳統服飾,增強孩子自我認同與多元文化的接納。(圖文/本報資料室)
越語學程指日可待
教育部高中第二外語學科中心主任、輔大德語系教授張善禮表示,增列第二外語能力指標的新課綱上路後,高中選修第二外語課程的學生成長50%。除了成立不久的桃園縣大園國際高中規定全校必須修習30學分的第二外語課程,教育部也預計在101學年度在高雄市、基隆市開設5個第二外語專班。
張善禮表示,隨著東南亞國家經濟地位崛起、新移民子女的教育、外籍勞工輔導等因素,教育部預計在原本7班越南語、2班印尼語之外,在100學年新增至少3班的高中東南亞語專班。
政大外語學院副院長阮若缺指出,僑社與東南亞國家駐台單位曾多次提議,希望政大能成立越南語學程,為國家培養人才。只要經費到位,阮若缺認為成立越南語學程指日可待。
今年3月底,越南教育部邀請張善禮率領大園高中校長、語言訓練測驗中心等代表前往越南河考察,訪問各級學校,為往後的合作奠定基礎。
開課消弭文化隔閡
張善禮進一步表示,輔大預定4年內成立越南語系,引進越南當地師資,培育為企業、政府與教育單位服務的人才,避免台越兩國人民因語言文化隔閡,產生不必要的誤會。
張善禮舉例,新北市社會局曾經接獲一名台灣籍婆婆趁兒子不在家,強押越南籍媳婦辦理離婚。該名婆婆指控,媳婦偷偷把她好心燉的坐月子雞湯倒掉,故意煮發酸發臭的食物給她吃。
事後了解才知道,越南媳婦吃不慣油膩雞湯,用魚露烹調一鍋母國補身體的家鄉料理。被越南人視為美食的魚露,因本身酸味引來婆婆誤解,媳婦有苦說不出。
▲濱江國小2009年3月舉辦「多元文化,喜越濱江」新移民多元文化活動,讓小朋友在越南媽媽帶領下,認識越南服飾、交通工具與文物,並嘗試開口說越語。(圖文/本報資料室)
考慮引進越語檢測
張善禮表示,語言能力除了透過師資課程培育,檢定更是重要環節。目前語言訓練測驗中心除了推出包含日、法、德、西4種語言的第二外語能力測驗,語測中心主任高天恩表示未來不排除引進越南語檢測,做為學習者檢測自我能力指標及各單位用人標準。
第二外語能力測驗包含聽力、字彙與用法、聽力3項,每項滿分40分,總分120分,考題皆為3選1選擇題。
語測中心表示,測驗結果分成兩級,總分60分以上且單項不低於13分者為A1級,96分以上則為A2級。為鼓勵學生報考,凡參加第二外語大學預修專班的高中生,成績達測驗A1級,可獲教育部補助半數費用。
- Feb 24 Thu 2011 01:43
外文新寵兒 越語出頭天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